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Wenchi Chen

人際距離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聽過「人際距離」?


不論是否聽過,相信大家都有經歷過:

某人靠近跟你說話,你突然覺得「好像太近了」而自動後退一步。

這就是一個人際距離被挑戰,而採取「反應」的例子。



人際距離屬於 #社會心理學 & #空間行為學

意思是指:

當然這個距離會受到 #關係親疏 主導,#性別 & #文化 也可能有影響。



在《隱藏的維度》(The Hidden Dimension)一書中,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Edward Hall),透過實驗搜集數據,提及四大類型的人際距離區:


1.#親密距離區(Intimate Distance Zone):接近型0-15公分;較近型15-46公分

(15公分大概是小學用尺的長度,46公分大概是成人指尖到手肘長度,伸手即可碰觸對方)

接近型:夫妻、親子、情侶間的距離

較近型:夫妻、親子、情侶、家人、很要好朋友間的距離。

當一個不是那麼親近的人,突然進入親密距離時,我們會感覺被威脅、緊張和焦慮。



2. #個人距離區(Personal Distance Zone):46 -120公分。

(120公分大概是兩個成人面對面都伸出手,兩人指尖差不多可以相碰的距離)

與普通朋友或感覺差不多親近者的關係。

相較於肢體接觸,這一區的人主要透過對話來溝通。



3. #社交距離區(Social Distance Zone):120 - 360公分

(就像隔一張辦公桌感覺的距離)

與一般同事或客戶,較正式、工作性質的互動關係。

這個距離除非特別努力,否則不可能觸及對方,甚至可能也不期望與對方接觸。



4. #公眾距離區(Public Distance Zone):近距離 360 - 750 cm;遠距離750公分以上

為個人和公眾之間的距離,通常需要誇張的音和非語言交流手段,如手勢和身體語言。

如:老師與學生、講師、歌手或演員與聽觀眾之間,在上課、演講或表演時所需的距離。



以上四大「區」是實驗統計的結果,

自然會有 #個別差異

有興趣的人不妨可以試試看自己的四大距離區各是多少?


實驗方法:

趁著與四種關係親疏的人(群)互動時,

測試自己要距離多遠/近才會覺得舒服,不會想要倒退一步。


==



在出國前,我自認算是個人距離與社交距離都偏近的人,

通常跟其他人說話,都是對方會倒退一步 XD


到了美國,

發現美國人的人際距離感覺都偏遠,

再加上,

我一開始住在人口相對稀疏的二線城市市郊,越來越習慣「人不太多」的情形,

讓我的人際距離默默地拉遠了。


不過,

我是一直到搬家至人口相對密集的灣區,才意識到自己人際距離的改變。

沒想到從小在台北生長的我,也感受到了「人好多」的「窒息感」。


==



與他人對話,看到對方倒退一步時,

不一定代表他對你有負面的印象感覺,可能只是需要較大的人際距離。

但若你看到對方倒退了,建議千萬不要「追上」,否則可能令人不適。



在孩子的世界裡,

除了真的常見面的親戚朋友,

其他人(就算血緣關係再近,就算跟父母感情再好)對孩子來說就是「陌生人」,

當他們太過靠近、或伸手想碰孩子,

不要說是親密距離區了,可能連個人距離區,都會讓孩子感覺緊張、不安,

因為他們的個人空間被「非朋友」進入了,

尤其是較為內向、害羞的孩子,他需要能感覺舒適的個人距離區可能更大,

因此很多孩子在這種時候會想躲到爸媽身後,尋求保護及安全感。


這種時候, #請爸媽保護孩子

他們不是沒禮貌、不是太過害羞,

只是人際距離被「闖入」了而感到不適。


若「陌生人」能慢慢接近孩子,表達善意,

加上爸媽在旁陪伴保護,

「陌生人」自然能慢慢變成「家人」或「朋友」,距離也能越拉越近。

(「慢慢」會是多久要看孩子,個別差異極大)


請尊重孩子也有人際距離的差異,如同我們每個人一樣。








52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