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在粉專發表於04.10.2022
看著台灣最近本土確診人數上升,
不知道身在台灣的朋友們心情如何?
習慣了往常的「加零」,
可能會覺得很不習慣數字那麼高吧?
不習慣,
反映在內心可能是許多焦慮緊張,
反應於外在可能是怪罪責備他人。
//
理性上分析,台灣防疫其實做得很好了,
就算一天幾百人,跟其他國家比起來也是小巫見大巫,
更不用說死亡率極低了。
現在全球都在朝疫情流感化的方向走,
先是鼓勵打疫苗,
確診人數降低後開始逐漸開放不用戴口罩,邊境管制鬆綁等等。
之前提過美國加州這邊小學學校室內都開放不一定要戴口罩了,
生活逐漸恢復「正常」!
現在基本上除了還是鼓勵多用乾洗手、室內外還是可以看到部分人戴口罩外,感覺生活基本已恢復往常~
//
有的時候,
即使頭腦知道流感化是個趨勢,
台灣開始有比較多案例也很難避免,
但,情緒可能還是跟不上,
還是很多負面情緒,引發負面思考……
這可能跟「習慣」有很大關係。
人,偏向不喜歡改變,
習慣了的事情常常讓我們感覺比較舒服,
改變,總是伴隨著不確定感,令人不舒服。
當我們習慣了+0,覺得看到0就安心,
沒看到0時自然就變成不安心,
更別提幾百了!
//
如果上面寫的符合你的心情/情況,可以怎麼面對呢?
第一步,先承認並接受自己的不習慣與負面情緒。
不習慣,引發情緒是很自然的事,
允許自己不習慣,
允許自己因此不開心,
允許自己因此擔心焦慮……
第二步,試著抒發整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調節情緒的方法有很多,
只要有用、能減少負面情緒就是好方法!
(但是方法不能傷害自己或他人喔!)
特別推薦曬太陽&運動。
第三步,學習小心謹慎但不緊張,與病毒共存。
想想自己能做什麼呢?
戴口罩
勤洗手
打疫苗
當世界在開放、病毒在減弱時,
台灣不可能也不需要一直閉關在自己的小島內。
小心謹慎但不焦慮緊張,
做到自己能做的來保護自己和他人,
但不過分擔憂,照常過生活~
當發覺自己情緒偏負面時,
回到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重新來過~
可能要重複很多很多遍,
可能每次負面情緒只能減少一點點,
但你願意不斷面對處理時,就離重新找到生活「新習慣」更近一步!
//
圖解~
妹妹真不愧(?)是疫情中出生的小孩,
每次看到乾洗手都會伸手發聲討,要我讓她用乾洗手,
走過去,一秒後走回來,還要再討用一次…
不給用還會不開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