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你走開!」
「妹妹、你不要拿!」
「媽媽,妹妹搶我玩具!」
「媽媽!!你快把妹妹帶走!!」
「媽媽!!(哭)」
以上戲碼,
是否覺得似曾相識?
有手足的家庭,
在某一階段,
大概都有 #手足搶玩具 的煩惱吧?!
小孩最喜歡「別人手上的那一個」玩具……
家裡有再多再像的玩具可能都沒幫到忙 囧
*
處理手足搶玩具,
每個家庭可能有不同的規矩和作法,
只要不造成身心傷害,
適合有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
分享一下我家做法:
我認為
既然「手足搶玩具」是個必經的過程,
就把它當成是「表達能力練習場」吧!
因此,
除非有人大哭呼救(通常都是哥哥😅),
要不然我會刻意不要太快介入,
讓孩子有機會練習自己處理衝突。
(不介入,不代表不留意,
尤其是有孩子力氣體型較大時,
要小心用力過猛造成受傷。)
*
訂立玩具使用規則
我家的「#玩具使用規則」:
(孩子越小,規則需要越少越簡單清楚,才好記且易執行)
對哥哥再加一條:
#不想讓妹妹拿的玩具要放高或收好,讓妹妹拿不到。
家裡的玩具大部分都是爸爸媽媽的,
除了指名給誰的生日/節日禮物,
但只要放在遊戲區就是大家都可以玩,
先拿到先玩~
所以重點規則就是「不能搶別人手上的玩具」!
*
心情好時討論替代作法
同時,
在風和日麗心情愉悅時,
我也跟哥哥討論,
「如果想要妹妹手上的玩具,可以怎麼做?」
討論覺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交換法 「拿另外的玩具跟妹妹交換!」
(而且最好裝成新玩具很好玩的樣子,效果奇佳!)
這個討論讓哥哥能學習(除了搶玩具外)有效可行的處理方法。
(讓孩子在心情好時學習可行的方法,
比在搶玩具的當下容易學會太多了。)
但當然,
學會了,在搶玩具的當下也不一定用得出來。
我家哥哥在情緒強烈時是做不到的,
但若情緒稍穩 或是 已發過一次脾氣後,
他有能力主動用「交換法」換成功自己想要的玩具。
*
有規則、有替代做法,手足就能夠不搶玩具嗎?
當然~不!可!能!
幸運的話,可能也就減少個一兩成糾紛吧!
既然如此,規則及替代做法有什麼用?!
讓孩子有所規範,讓家長處理衝突有所依據,
如果每次規則都不一樣,孩子其實很無助,不知道怎樣才是對的,
所以訂下規則就要執行。
因此,規則不適合太複雜,每件事推薦一至兩個簡單容易執行,
孩子容易達成,爸媽也不容易自打嘴巴。
讓孩子學習社交技巧,學習用較正面、友善的方式來解決搶玩具困境;
如果不教,孩子可能要花更多時間力氣才能自己掙扎、摸索出「搶」之外的做法。
學會了,在學校、公園等地方可能也用得出來,對孩子交朋友有助益。
*
手足搶玩具很難避免,
雖然說「習慣就好」有點奇怪,
但就像小小孩吃飯會掉飯粒,手足搶玩具也是正常人生經歷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