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Wenchi Chen

誰給誰的壓力?

之前分享過一篇幫妹妹用牙線關關卡文

謝謝幾位的朋友回應,幫助我有更深一層思考。


話說,

我知道自己很在意小孩的牙齒健康,

因為我有「孩子牙齒要健康一點」的壓力。

為什麼?

因為我的一位家人在臺灣是牙醫……


雖然疫情已三年多沒回台,

但之前每次回台,都會讓牙醫家人看牙,

如果孩子牙齒不好,家人絕對會發現!

若被家人發現,我覺得很丟臉,感覺自己沒做好媽媽的任務。


看似好像家人給我顧好牙齒的壓力,

但仔細想想,

家人其實對我很好,

印象中不曾隔空下什麼牙齒指導棋(除非我們主動詢問),

也沒有說過什麼類似「媽媽就應該把小孩牙齒顧好」的話。


所以是我因為他的牙醫身分,

自己腦補很多可能性,造成了自己的壓力。



就像任何壓力一樣,來自自己的壓力,過猶不及。

跟其他人事造成的壓力不同的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可能要更有意識地調節


他人給的壓力,成人可能可以想辦法拉遠距離、減低影響,

單一事情造成的壓力,事件完成後壓力通常便可逐漸消除,

持續性事件造成的壓力,通常隨著越來越上手,壓力也會逐漸減弱。


但自己給自己的壓力,無法逃走很難閃避,甚至可能無限攀升

(畢竟一般來說,人無法脫離自己嘛~)

若壓力源為持續性的,要讓壓力減到很弱或消除便更有挑戰,

所以,

很重要地是:有意識地調節自己的壓力(尤其是自己給自己的),

讓壓力保持在中性位置,避免過猶不及



#適當的壓力,幫助我好好照顧孩子的牙齒健康,

但我也發覺,當我沒有好好調節壓力,讓壓力過大時,

便容易把壓力以生氣的形式,發洩在孩子身上

如:大罵老大為何還在玩、動作慢吞吞、不躺好讓我檢查牙齒!


真的需要時常提醒自己:

我的壓力是我的壓力,讓壓力維持中性位置,保留在自己這裡就好。



不是誰給我壓力,沒有誰對不起誰

既然是自己腦補來的壓力,大概就兩條路:

1.接受自己的腦補,調節自己的壓力

2.調整修正自己的腦補,去除掉不符合真實的壓力源


我大概兩者兼用了~


每當發覺自己在想「有蛀牙=媽媽失職=丟臉」時,

「孩子的牙齒能健康最好,但真的蛀牙也沒有那麼嚴重!

蛀牙可能還會提醒孩子要愛護自己牙齒呢。」

「我想要孩子有健康的牙齒,但不等於孩子牙齒不好,我就不是個好媽媽」。

幫助自己有正向、健康的思維。



雖然刷牙、牙線都是小事,

但當我保持著中性壓力,抱持著較健康的思維去執行時,

我的耐心顯著提升,心情較放鬆,

跟孩子的互動也更愉悅了。







37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