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家妹妹會走路(13M)之後,
很快地,忘記何時開始,
你如果叫她來換尿布,她會轉身走開,走離一段距離之後回頭對你燦笑......
一直到現在(20M),
我叫妹妹過來做任何事,她會轉身跑開,跑離一段距離後再回頭跟你燦笑.....
(不過,通常叫她來吃東西不會跑開 XD )
「妹妹真的很皮耶!」
「妹妹調皮搗蛋!」
「妹妹壞蛋!」
看到妹妹的舉動,我常常反射性就說出上面的話。
一天,
跟朋友聊天說到此事:
「妹妹超調皮的,每次叫要她來換尿布就逃跑,跑走還轉頭跟你笑!壞蛋一個!」
友:「妹妹很喜歡跟你玩喔!」
「妹妹真的很皮!」
友:「她很愛玩吼!」
!!鐺鐺!!
突然驚覺,天阿!我在幹嘛!?怎麼用這些負面的話來形容孩子!
虧我還常教家長要正面看待孩子,結果自己遇上了直接破功,甚至沒意識到自己在負面形容孩子。
//
不知道有沒有人也這樣覺得:
有時候,想到孩子,
負面的形容詞好像就是比正面的容易出現在腦海中?
或說
想到負面形容詞毫不費力,但要花點力氣來想正面的形容?
想想這些「有時候」,停留在你腦海的畫面是否多半是孩子做了什麼令你不開心?
情緒強烈的事件往往比較容易被記住,
生氣、悲傷、失望等負面情緒的「強度」又常常感覺高於快樂、平和與希望。
因此,無意識記住的負面情緒事件可能比正面情緒事件要多;
再加上,
若你腦海中想著的是負面情緒事件的畫面,容易想出來的形容詞自然也會是相似情緒的了。
「認知偏誤」可能讓我們無意識地更多注意到或記住符合負面形容詞的事件,而忽略或遺忘不符合負面形容詞的正面經歷。
於是,我們可能就放大了孩子的負面事件、放大了對孩子的負面感覺,因而可能影響到我們對孩子的態度與管教。
不是一定會如此,只是可能;但我想盡量避免這個可能。
1.我喜歡在發生的當下用力地把過程想三次,找機會快速記錄下來孩子的可愛貼心有趣等,時不時回頭翻翻自己所記錄的。
2.每天睡前,我習慣回想這一天發生了什麼事情,特別讓自己想想跟孩子間的正面互動,想想有什麼開心、平和、希望、有趣、或感恩的事件畫面,把它們試著好好記起來(當然可以寫下來更好)。
當我腦中比較多孩子正面的形容詞與正向經驗時,
我感覺自己對孩子的情緒比較平穩,不那麼容易生氣。
反之,當腦中較多負面形容詞與經驗時,則比較容易被激怒。
所以,我很有意識地想讓自己多用正向眼光看孩子,
多給孩子正面的形容詞,多記住和孩子的正向互動,
希望也相信這會帶動我們更正向親密的關係。
共勉之。
Comments